•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5-83759305
《柳叶刀》:近二十年中国各省期望寿命均有提高,但健康不平等现象仍普遍存在
时间:2015-11-1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   字号:[ ]
        学者首次对中国各省期望寿命、死亡原因和儿童死亡率的综合研究表明,根据地方特点制定政策对于政府的医疗卫生改革十分关键。

        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两项新研究首次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各地区的卫生状况变化。文章通过研究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期望寿命、死亡原因和儿童死亡率,发现近二十年来中国各省的期望寿命均有提高,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则普遍下降。

        这些研究来自于中美两国学者共同参与的全球疾病负担项目。该项目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与评价中心(IHME)牵头,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协作进行。

        根据其中一项研究——1990-2013年中国240种疾病别死亡率: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项省级水平的系统性分析,2013年上海市的期望寿命在全国位列第一,其中男性的期望寿命为80.2岁,女性的期望寿命为85.2岁。这些数字与世界上期望寿命最高的国家相当,例如日本、法国等,这也表明中国的最高期望寿命较之1990年增长了将近6岁。

        尽管全国的期望寿命都所有增长,且普遍认为这与日益增长的GDP以及更加完善的孕产妇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各省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例如,一些西部地区的男女期望寿命较之全国最高水平低了大约10岁,与孟加拉国等南亚不发达国家的期望寿命相仿。

        此外,研究还显示了各省之间主要死亡原因存在的很大差异。在全国范围,脑血管疾病(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是男性和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欠发达省份的主要死因。但在一些省份,尤其是中国南部边境的云南省,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则非常低。

        在云南,由吸烟及空气污染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首要死亡原因,这与其他很多南部和西部省份(包括重庆、四川、甘肃、青海和贵州)的首要死亡原因一致;而北部省份的主要死亡原因则是心脏病,其中心脏病死亡率在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之间相差3倍。

        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周脉耕博士表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国内医疗保健体系的改革,特别是突出了公共卫生的均等化。考虑地域趋势对各省政府解决所面临的众多卫生问题非常重要,地方性卫生政策也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的研究同时表明控制中国主要死因危险因素的重要性。这些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吸烟、心脏病以及其他重要死亡原因例如交通事故和癌症。

        在文章随附的评论中,来自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詹姆斯·米尔纳和保罗·威尔金森写道:“中国政府现将百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功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政府在近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已计划在下一个五年规划内扩大医疗行业规模,而李克强总理也已经向“环境污染”宣战。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还提出了解决气候变化的具体方案,保证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低碳能源的生产。如果这些以及更多承诺得以兑现,中国将有机会证明取得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要付出巨大代价 ”。

        同期发表的另一项研究“1996-2012年中国2851个区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3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模型研究”表明,自1970年以来,中国各省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都有所降低,其中大部分省份死亡率降低的速度是千年发展目标4所要求的年均下降速度4.4%的两倍。即使在考虑到增长的GDP以及不断完善的教育,儿童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已经超出了预期。

        儿童死亡率在中国的西北西南地区以及少数民族中也急剧下降——尽管事实上多数国家的少数民族群体是从国民健康收益中最难到达和最后的受益者。

        这项研究是首个中国区县水平的儿童死亡率研究,研究表明儿童死亡率在各省之间一样存在着较大差异。

        来自中国四川的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朱军教授说,“我们的研究发现自1970年中国的儿童死亡率下降速度远远超过预期,不论是在国家、省级还是县级水平。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事例,但是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一些地区的表现较之其他地区仍有差距。我们的下一步就是利用成功地区的经验来努力提高最不发达地区儿童的生存率。”

        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郭岩教授在文章的随附评论中写道,“中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成就应归功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中国推行改革和经济开放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由1987年的3,650.2亿元人民币到2013年的588,018.8 亿元;人均GDP在同一时期内由382元增长到43,320元。由于大规模的减贫行动,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由1978年的2.5亿降低到了2010年的8,249万。住院分娩和预防接种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实施义务教育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由95.5%提高到99.7%,这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儿童健康状况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HME的负责人及两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克里斯托弗·默里博士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人口和健康的巨大转变,这也体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居民健康状况不断的变化中。然而,直到现在几乎没有资料能够说明中国的健康状况在省和县之间有怎样的差别。这些新的研究对了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野,而政策制定者也可以根据这些研究进一步推进国家的健康发展。